你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>> 科普知识
新闻中心

 

科普知识
发布者:江苏省地理学会秘书处 发布时间:2017/11/25 阅读:862次 
寂静的土壤要“说话”

    地球的表面覆盖着一层不足十米的土壤。别看它只有薄薄的一层,却是地球上大部分生命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。我们终日踩在它的上面,却对它知之甚少。

    挖掘土壤中的精彩故事

    土壤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食物,人们自然会更多地注重土壤在农业生产方面的研究和管理,而较少关注土壤的形成和发展。可是,当你研究土壤的形成、演变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时,你会发现其中隐藏了无穷的奥秘。

    认识土壤,通常需要挖掘一个土壤剖面,这就像是对地表的一次外科手术。在野外,我们观察土壤的分层、颜色、斑纹、孔隙、植物根系、土壤动物、人为物质(陶瓷、钢筋)等,感受土壤颗粒的粗细、黏性和可塑性。回到实验室,为了更全面地“解剖”土壤,呈现土壤的前世今生。我们还需要做一些物理、地球化学、矿物学、生物学等实验来解译土壤是从岩石、降尘还是河流带来的;不同的层次是如何形成的;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土壤的发展将会向何处去?

    土壤中的故事不胜枚举。追问土壤的出生,我们会发问“土壤是怎么来的?”;关心土壤的成长,我们会好奇“土壤也有生老病死吗?”;农民操心作物的收成,往往对“田地的‘肥瘦’状况”比较感兴趣;小朋友天生对色彩敏感,“土壤颜色的奥秘”对他们来说可能比较有意思;科学家想要预报未来的地球环境,作为地球气候变化产物的土壤,往往潜藏着许多地球往事。

    当你走近土壤,会发现原来土壤也有前世今生、生老病死;我们汲取她的营养,读懂她的无私;我们参与土壤管理,明白她的珍贵;我们陪她经历苦难,才能享受她赐予的荣光。发现土壤中的精彩故事,是为了提高人们对土壤的认识水平,掌握好管理土壤的工具,学习与土壤和谐相处。土壤科普的内容丰富多彩,值得大力挖掘。

    传递土壤人的大地情怀

    科普到底应该普及什么?除了科学知识,还有人认为应该普及科学精神、科学思维……对于土壤科普,老一辈土壤科学家反复告诫我们,还要传承一种赤子般的大地情怀。

    地球形成的亿万年前,最初并没有生命,在海洋生命出现后,又经过亿万年的风霜,直到地表出现了维系生命的土壤,人类的诞生才成为可能,从而开启了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史。土壤哺育了人类,但土壤看上去却普通而又朴素,人们在认识上存在误区,如什么“烂污泥”“土包子”“贱如粪土”等,导致土壤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。土壤母亲寂静安详,胸怀宽广,承担了人类施加的重压,展示了无言的大爱。千万年来,一如既往,默默奉献,她唯一的希望是地球上生命的永恒。作为儿女的我们不应该忘记“舐犊”之情,更应有“感恩”之心。

    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高士其先生曾在《我们的土壤妈妈》中将土壤亲切地称为“妈妈”;巴金先生在《愿化泥土》中抒发了对土壤的无限依恋;林语堂先生曾在《生活的艺术》中鼓励大家“和草木为友,与泥土相亲”。1854年,时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写信向印第安酋长西尔斯购买土地,西尔斯的回信(后被称作《西雅图宣言》)就饱含了对土地的感恩之情:“土地给了我们祖先第一次呼吸,也接受了他最后一次叹息。”

    从事土壤科学工作的人,有一种天然的土壤情怀,如果能将这种情怀播撒到千千万万的大众心中,人们在土壤面前将会多一种谦卑、多一份理解,自觉遵守与自然相处的规则,明白破坏土壤就是毁灭自身。

    提供人们迫切需要的土壤知识

    当前,土壤却面临着严重的污染,已经影响到了食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。20世纪初,日本的神通川河遭到炼锌厂废水的污染,周围农民使用河里的水灌溉农田,导致稻米中富集大量镉,产生了“镉米”。食用“镉米”的居民容易犯“痛痛病”,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。

    近年来,关于我国一些地方水稻镉超标的问题也在不断刺激人们的神经。可想而知,安全的水稻应该种在健康的土壤上。那么健康的土壤是什么样的?我们又该如何维持土壤的健康?只有理解了这些,才能避免社会恐慌,科学对待土壤环境事件。

    2013年,联合国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5日定为世界土壤日,并将2015年定为世界土壤年。世界土壤年的口号就是“健康土壤带来健康生活”,将人们迫切关心的问题用直观的土壤学知识讲给大家,这样的土壤科普就是生生不息的。

    或许,最好的科普绝对来自一线的科学家。不管是从事土壤学科研工作的专家教授,还是目前正在就读土壤学的学生,都应该勇于站出来做土壤的代言人,带着感恩之心为寂静的土壤发声,把土壤知识播撒在祖国的大地上,共筑我们爱土、护土的“土壤梦”。

    (作者单位: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、中国科学院大学)

    《中国科学报》 (2017-11-24 第3版 科普)
 

主办单位: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/ 地址: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73号
邮编:210008 / 技术支持:025-86882083 / E-mail:jlchen@niglas.ac.cn /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